紫砂,这个让人陶醉的名字,背后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紫砂本身含有铁元素,这些铁元素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会析出,形成我们常说的“铁质”和“铁熔”。那么,这些铁元素对紫砂的成茶品质有何影响呢?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紫砂背后的故事。
首先,从
然而,对于一些新手壶友来说,铁质、铁熔就像“青春痘”,让他们无法接受。传统炼泥过程中,物理方法去除铁质比较多,常见的方法用磁铁棒,消耗比较大的人力、时间,也只能去除部分铁质。为了迎合一部分壶友对紫砂壶品相的追求,一些玩壶时间久的壶友会选择用工业酸洗,去铁质洗更彻底。
但是,从另一方面来看,铁质或者铁熔的出现,也有一定的随机性,和泥料好坏无关。正如同样的泥,一手做了5把壶,同一温度烧制后,有的壶出现铁质,有的则不会。因此,全盘否定一把壶是不明智的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看待紫砂中的铁元素呢?首先,我们可以从壶的成茶品质入手。事实上,紫砂的成茶品质与矿料的成分、结构、烧制工艺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。铁元素的存在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紫砂的口感和品质,但只要矿料的成分合适,紫砂的烧制工艺得当,仍然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紫砂作品。
另外,从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来看,一些紫砂作品因为含有铁元素而更具价值。特别是黄龙山泥料,因为其独特的地质条件,所制得的紫砂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。因此,在追求紫砂收藏价值的过程中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铁元素的存在。
总之,紫砂中的铁元素并非全然坏事。在一定的范围内,它们的存在对紫砂的成茶品质和收藏价值都有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紫砂中的铁元素,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“干净”。当然,对于那些追求品相的壶友,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使用磁铁棒等方法去除铁质。
最后,希望您在品茗过程中,能够理性看待紫砂中的铁元素,更好地欣赏紫砂之美。